修车帮

Posted by:
liyinhu

该同志还没添加个人介绍

1,753

这辆悍马的变速器为何故障频发

  • 2013-06-09
  • No Comment

故障描述:

一辆2003年产悍马H2,搭载4L65E型自动变速器,行驶里程15万km。用户反映该车变速器的C3离合器总是出现摩擦片,多次维修都未能彻底解决问题。

故障分析:

维修人员接车后与用户进行了详细的沟通,了解到该车的用户是一名越野爱好者,以前他经常驾车在路况极端险恶的山野中行驶。但自从变速器出现故障以来,虽经多次维修但都未能达到满意的效果,心理已经产生很强的顾虑,不敢再肆意行驶。

维修人员考虑到该车的使用情况,认为自动变速器的离合器一方面要长时间承受大扭矩负荷,另一方面由于车速较低,散热条件不佳,在这种情况下难免会使离合器烧蚀。显然,按照常规的维修方是无法解彻底决问题的,这使维修从一开始便陷入了困境。

通过大范围地检索该车型的故障解决方案,终于发现美国雷贝斯托公司早在几年前就专门针对这一问题设计生产了维修套件ZPAK001。查阅产品说明,其特征是将原来的双面摩擦片改为单面离合器片,并取消了原来的钢片。

该车自动变速器采用了湿式离合器,离合器的主动片与被动片在完全接合前要经过液体黏性传动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动力的传递是由离合器片之间的油膜来完成的。主动片上附着的油膜转速高于被动片上附着的油膜转速,当主动油膜与被动油膜充分靠近时,动力便由油膜来进行传递。在油膜传递动力时,其温度急剧上升。这就需要通过油膜的附着面把热量传递给离合器片并进行散热。如果离合器片不能及时地将这部分热量传递给未参与传递动力的低温油液,油膜的温度将会继续升高。当油膜的温度高到一定程度时,油液便会气化,从而导致烧蚀摩擦片。

那么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变成如何使传动油膜能及时散热,从而使其温度远离闪点温度。离合器中有2种导热介质,一种是非金属材料——摩擦材料,另一种是金属材料——钢片。由于金属材料的热传递率较高,所以散热的重点放在了摩擦材料上。原来的离合器摩擦片是将2片摩擦材料分别粘贴在钢片的2个表面上,这样在液体黏性传动阶段,2片摩擦材料要通过同一个钢片来传递热量。新型摩擦片是将1片摩擦材料粘贴在钢片的1个表面上,这样1片摩擦材料就有1个钢片专门为它传递热量(图1),导热效率得到提高。

图1  离合器片的对比

ZPAK001套件是专门为4L65E型自动变速器的C3离合器设计的产品(美国专利号 #US 6,484,853 B1),其目的就是要解决该离合器摩擦片烧蚀的问题。改进后的产品用13片贴有Raybestos X-32?摩擦材料的单面离合器片来取代了原来的7片钢片和6片双面摩擦片。在未改变离合器壳体的情况下,使离合器的性能提高30%以上。这样,变速器在任何严酷条件下,该组离合器片都不会出现黑色热点和锥状变形。此外,ZPAK001还提供了经过改进的推力板、顶部压片和顶部压板。

故障解决:

根据产品说明书更换维修套件。首先测量离合器外毂上的卡簧槽宽为3.00 mm宽,符合标准。然后,将离合器片浸油,并将其他零件清洗干净。建议将原来的离合器指状作用环改为7#指状作用环(零件号为OEM#8685043),其高度为93.35 mm,这样便于得到正确的离合器片配合间隙。

装入ZPAK001中提供的带油槽的推力板,平面朝向指状作用环,油槽面朝向卡簧方向。然后放入一片外齿离合器片,摩擦面朝向卡簧方向。再放入一片内齿离合器片,同样,摩擦面朝向卡簧方向。如此类推,放入所有的离合器片。最后装入粘有黄色材料的窄片(黄色材料上印有TOP字样)。需要注意的是,这一片并非离合器片而是压片,它与压板一样都是外齿的,不能与外齿离合器片混淆。

装上压板和卡簧,用塞尺测量卡簧和压板间的间隙,该间隙就是离合器片的配合间隙。测量得到的间隙为1.43 mm(标准值为1.27 ~1.78 mm),符合安装标准。装复变速器试车,车辆行驶状态良好。

维修后据用户反映,该车彻底解决了以前的顽症,他再不用顾虑变速器出现故障,可以尽情享受悍马的越野性能。(郁   泽)

回顾总结:

发表评论

你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back u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