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车帮

Posted by:
liyinhu

该同志还没添加个人介绍

3,737

/反复无常的一汽马自达6轿车自动变速器故障

  • 2013-06-09
  • No Comment

故障描述:

一辆2003年产一汽马自达6轿车,搭载2.3 L发动机和FN4A-EL型4前速手自一体电控自动变速器。该车为修理厂送修车辆,相关维修人员反映,该车当前的故障现象为入挡冲击、起步无力,同时达不到最高车速。

 

故障分析:

接车后,可以看到仪表上的自动变速器故障警告灯点亮,变速器控制系统已经进入应急保护模式,变速器被锁定在了应急模式下的3挡上。经咨询相关维修人员,得知该车起初的故障是车辆涉水导致自动变速器内部进水,因用户强行使用,导致自动变速器严重打滑,之后便对该车自动变速器进行了解体维修。

图1 2、4挡制动带

图2 倒挡离合器鼓

图3 液压控制阀体

据维修人员描述,在将变速器解体后,经过检查,发现部分离合器的摩擦片烧损, 2、4挡制动带(图1)磨损严重。为此,该修理厂维修人员为该车变速器更换了大修包(含摩擦片、钢片及所有密封元件,但不包括离合器活塞)及2、4挡制动带,并翻修了液力变矩器。装复后试车基本正常,并将车交付用户使用。但用户使用几天后,该车因无倒挡的故障返厂,维修人员再次解体自动变速器,检查发现倒挡离合器鼓(图2)过度磨损,于是将其更换。之后进行试车,挂入倒挡车辆仍然不能行驶。后来维修人员又替换了液压控制阀体(图3),试车发现故障依旧存在。由于多次维修未果,该修理厂将车送至我处进行维修。

接车后,笔者怀疑可能是强行使用倒挡的原因,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启动了应急保护模式(严重打滑后自动变速器控制单元记录了错误的倒挡传动比信息)。车辆再次进厂后,观察发现仪表故障警告灯点亮,变速器被锁止在3挡,且挂倒挡时不能行驶。连接故障诊断仪对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进行检测,设备显示了故障含义为倒挡传动比错误的故障码。清除故障码后,试车发现前进挡一切正常,但挂倒挡仍不能行驶。

根据该车自动变速器的结构特点,一般导致车辆倒挡不能行驶的原因包括倒挡离合器、低倒挡制动器及液压控制阀体故障(该款变速器的倒挡离合器是独立的,即仅在倒挡时参与工作,低倒挡制动器既在倒挡时参与工作又在手动模式1挡时参与工作)。利用手动模式1挡试车看有无发动机制动功能(自动模式1挡参与制动元件是单向离合器,而手动模式1挡则多了1个低倒挡制动器的参与,因此应有发动机制动感觉),结果发现手动模式1挡的发动机制动功能良好,这说明低倒挡制动器工作正常,问题就应该出在倒挡离合器或液压控制阀体上了。为了区分故障部位,拆下变速器油底壳找到倒挡离合器供油孔进行加压试验,结果发现倒挡离合器不能正常工作,看来只能解体变速器了。

图4 坏损的倒档离合器活塞

图5 新到挡离合器活塞

解体变速器后,经检查发现,倒挡离合器摩擦片烧损得并不严重,基本不影响行驶。再次单独加压试验,发现倒挡离合器活塞泄压严重,活塞根本不能压紧摩擦元件,难怪倒挡不能行驶。继续解体离合器,发现离合器活塞上面的橡胶材料损坏并脱落。正常情况下,该离合器活塞和密封圈是一体的(图4),与大众01N型自动变速器的离合器活塞结构相同。鉴于橡胶密封元件怕水浸泡,第1次维修时本应该更换活塞,由于没有更换,留下了隐患。这样维修人员便更换了倒挡离合器的活塞(图5)及倒挡摩擦片,同时还更换了其他相同结构的离合器活塞。

第2次维修结束后试车,自动变速器运转一切正常,于是将车再次交付用户使用。在用户将车接走使用约2周后,用户反映自动变速器又出现问题,变速器无法换入高速挡,车辆不能高速行驶,同时仪表上的故障指示灯再次点亮,该车再一次返厂。接车后,连接故障诊断仪对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进行检测,设备显示了“P0733――3挡传动比错误”的故障码。清除故障码后试车,当自动变速器换入3挡时,发动机空转得厉害(即3挡打滑),表明变速器3挡严重打滑。难道又是变速器内部元件损坏了?根据上次检修情况看,自动变速器内部元件不应该有问题,且所有的摩擦元件、密封元件都已经更换,为什么还会有问题呢?无奈只能再次解体自动变速器进行检查,这样该车变速器进行了第3次维修。

图6 壳体油路

图7 离合器进油密封环槽磨损

再次解体自动变速器后,发现3、4挡离合器有轻微的烧损,但根据经验判定,这种程度的损伤不应该出现如此严重的打滑。继续进行检查,当检查该离合器供油油路(图6)时,笔者发现3、4挡离合器进油密封环处严重泄漏,原因是密封环将环槽磨损得相当严重(图7)。经常维修该款自动变速器的维修人员都应该知道,这种故障是马自达车系该款自动变速器的通病(一般是后端盖材质及润滑问题所致)。由于上次维修时检查环槽还没有出现问题,应该不是材质的问题所致,因为材质再差也不至于在这么短时间内就磨损到这种程度。根据当前的故障症状,笔者判定问题是润滑油路异常引起的。

在对磨损处进行修复后,笔者决定测试润滑油路的流量(冷却器的回油量),测量表明从冷却器回油管回来的润滑油量不足才是导致后端盖密封环槽磨损的真正原因。为了进一步确认问题所在,打开从变速器出油管(冷却器进油管),发现出油量十分充足且压力足够,至此可以确定问题出在冷却器上。检查后确认,原来是第1次维修时更换了副厂冷却器,由于该冷却器存在质量问题,才导致了第3次返修。重新更换原厂冷却器后,测量润滑油路流量完全符合标准。经过长时间运行,自动变速器恢复到正常状态,至此维修告一段落。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3次维修后,用户大约在使用了半年后,车辆在正常行驶过程中仪表盘上的自动变速器故障指示灯再次点亮,自动变速器又进入了应急保护模式。该车再次进厂后,与前几次有所不同,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记录的倒挡传动比错误故障码清除不掉,且变速器前进挡始终锁止在3挡上,但倒挡工作正常。只要打开点火开关,自动变速器控制单元就会记录倒挡传动比错误的故障码。由于还没有起动发动机,自动变速器内部还未形成工作油压,车辆并未行驶,笔者判定应该是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的问题。也就是说,自动变速器控制单元出问题的可能性比较大。考虑到前几次的返修,维修人员不敢贸然更换部件,于是决定通过替换元件的方法来确定问题所在。最后,确定为组合仪表损坏。

故障解决:

在更换组合仪表总成后,试车故障彻底排除。

回顾总结:

对于该车的故障,因维修持续时间较长,用了1年多才将该案例整理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通过对该车故障的维修提示我们,现今汽车维修已经变成了机电一体化的工作,这对很多维修人员是个挑战,要求大家要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和维修经验。

 

发表评论

你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back u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