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产宝来前进挡入挡迟滞 倒挡入挡冲击
故障描述:
一辆2003年产宝来1.8T轿车,搭载01M型4挡自动变速器,行驶里程14万 km。用户反映该车挂前进挡时,入挡迟滞;挂倒挡时,入挡冲击。
故障分析:
维修人员接车后,通过原地挂前进挡和倒挡的试车结果,确认了用户所反映的情况,同时还通过路试验证了其他挡位的换挡情况良好。查看变速器控制单元故障存储器,并未发现故障码。既然故障现象较为明显,于是维修人员决定结合油路分析来确定故障部位。
图1 结构示意图
该车搭载的01M型自动变速器为大众公司生产的4挡变速器,机械变速部分采用拉维纳式行星齿轮机构(图1),换挡执行元件有3个离合器,分别是C1、C2和C3,还有2个制动器,分别是B1和B2,以及1个滚柱式单向离合器F。倒挡的执行元件为离合器C2和制动器B1,输入轴通过C2将动力传递给前太阳轮,B1将行星架制动,齿圈反转,输出倒挡。C2在入挡时,其动力油压未经节流,因此对于缓冲入挡冲击没有贡献,暂且不予考虑。B1在入挡时,其动力油压是要被节流的,如果节流失效,势必导致入挡冲击。
图2 制动器B1的部分油路
观察B1工作时的油路(图2),在正常情况下,倒挡入挡时,电磁阀N92断电泄压,B1供给阀的阀芯在其上部弹簧的推动下,向下移动关闭B1的旁通油道,B1的动力油压被节流量孔节流,从而减弱入挡冲击。如果B1供给阀的阀芯未能按照控制指令的要求移动,而是保持在上方位置,那么旁通油道将不能完全关闭,使节流条件被破坏。但这只是一种假设,实际情况还要通过其他途径进一步分析。
图3 离合器C1的部分油路
车辆在静止状态下,挂入D挡时,执行元件为离合器C1和单向离合器F。输入轴将动力通过C1传递给后太阳轮,单向离合器制止行星架逆时针旋转,齿圈减速同向输出,形成D1挡。为使C1的接合动作平缓,在其动力油道中设置了协调阀(图3)。正常情况下,在C1油缸充油的初始阶段,电磁阀N92通电建立控制油压,B1供给阀的阀芯在控制油压的推动下克服弹簧压力上移,打开C1协调阀左侧的油道。在油压的作用下,协调阀的阀芯右移,关闭C1动力油压的主油道。此时,C1只能通过单向阀以较低的流量充油。由于充油速度缓慢,C1的动作较为柔和。当C1完全接合后,电磁阀N92断电泄压,B1供给阀的阀芯由弹簧推动下移,切断协调阀左侧的油压,协调阀的阀芯在右侧弹簧的推动下向左移动,打开C1动力油压的主油道,使C1的油缸迅速建立工作压力,以便能够传递足够的扭矩。
前进挡入挡迟滞现象反映出,在需要变速器传递动力时,C1油缸内尚未建立起足够的油压。这说明此时协调阀并未完全打开C1动力油压的主油道,而造成这一问题的最大可能是协调阀左侧的压力没能及时取消。顺着油路推导,如果这种可能性确实存在,仍然可以归结为B1供给阀的阀芯未能按照控制指令的要求向下移动。到此为止,通过2条不同的途径都推导出B1供给阀的阀芯处于错误的位置。具体地说,无论变速器控制单元发出何种指令,其阀芯始终是处在上位。究其原因,应该是阀芯下端的油压一直没有撤掉。而要使该油压取消的唯一途径,是通过电磁阀N92的泄油过程来实现,问题指向了N92。
拆卸变速器油底壳,取下电磁阀N92检查。当晃动电磁阀时,发现其衔铁未发出任何响声。取下其他同型号的电磁阀进行比较,发现当晃动时,电磁阀内的衔铁会发出清脆的响声。很明显,故障的原因是电磁阀N92内部出现了卡滞,当需要泄压时,不能顺利地排油。
故障解决:
更换电磁阀N92,故障排除。
回顾总结:
该车故障的顺利排除,得益于对控制油路的正确分析。在自动变速器维修过程中,绝不能轻易地放过故障现象带给我们的启示。只要根据控制原理,认真分析故障现象与控制部分的内在联系,便能得出诊断思路。此外,通过不同途径的相互印证,更可将一些推论得到进一步的证实。(王国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