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产捷达入挡反应迟钝 换挡异常
故障现象:一辆2005年产捷达1.6轿车,搭载01M型自动变速器,行驶里程19万km。用户反映该车入挡反应迟钝,行驶中变速器有打滑现象。
检查分析:维修人员试车,发现该车入挡冲击严重,1-2换挡点有类似打滑的迹象。检测发动机及变速器控制单元,无故障码。检查油量、油质,发现油液有轻微变质。

图1 1挡的动力传递路线
做失速试验。发动机的失速转速为2 800 r/min,明显高于2 000~2 200 r/min的正常范围,说明1挡的执行元件有打滑现象。查看1挡的动力传递路线图(图1),可以看出,最有可能存在打滑问题的执行元件是离合器K1。
进一步试车。发现故障的规律是,入挡后车辆无爬行;行驶中,在同样的发动机转速下2挡的车速比1挡慢,4挡的车速比3挡慢。第一个现象与失速试验得出的离合器K1打滑结论相符,而后2个现象则似乎与换挡控制有某种联系。为解释这个疑问,将变速器控制单元断开,采用人工方法直接给换挡电磁阀施加电信号。
在车辆行驶中,直接给换挡电磁阀供电来形成各个挡位。此时发现车辆仍然是2挡比1挡的车速慢,4挡比3挡的车速慢。这样便排除了换挡控制问题。那么,K1打滑难道还会对2、4挡构成影响吗?

图2 2、4挡的动力传递路线
仔细回顾试车的感受,发现当变速器换入2或4挡后,车辆仿佛是受到了某种形式的制动。观察2、4挡的动力传递路线图(图2),发现这2个挡位的一个共同点是制动器B2接合。这时维修人员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这就是假如离合器K1或K3油道泄漏的油压窜入了离合器K2的油道,那么它会使K2错误地接合。如果K2在2挡时窜入了K1的油压、在4挡时窜入了K3的油压,那么它就会将制动器B2的制动力直接传递给变速器的输入轴,由此推导的结果恰与试车时所感受到的异常制动现象相符。

图3 离合器的位置关系
拆解变速器后,果然发现离合器K2和制动器B2都有轻微的烧蚀痕迹,说明它们的工作状态都是不正常的。通过离合器的位置关系(图3),找出各离合器所对应的油道(图4)。观察油道的结构特点,发现最有可能导致K1、K3油液窜入K2油道的地方是K1、K3共用的轴套(图5)。测量轴套与轴之间的配合间隙,其间隙达到了0.2 mm,明显过大,这是应导致窜油的根本原因。

图4 各离合器所对应的油道

图5 K1和K3油道所共用的轴套
故障排除:更换带有K1、K3油道共用轴套的油泵总成,并按标准对变速器进行大修后,试车确认故障彻底排除。
回顾总结:通过本案例的分析过程告诉我们,在维修车辆时一定要树立正确的维修思路。而正确的维修思路来源于严谨的逻辑推理和合理的分析判断,当然这些都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来不断地积累思考问题的经验。(王海燕)